进入总站[切换分站]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HR CLUB

OKR:一种新型绩效管理工具

来源:西北人才 时间:2021-01-28 作者:西北人才 浏览量:

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培训中心主任,西部案例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红芳老师做了《一种新型绩效管理工具——OKR的制定与评估》直播课程讲授。张老师从工作动机与绩效管理出发,从OKR的制定和实施、评估,为大家提出绩效管理工具使用的几点建议。


张老师首先结合企业绩效管理提出了一些困惑:为什么很多绩效考核流于形式,而没有流于形式的考核为什么又让员工苦不堪言?绩效管理到底是一种控制还是一种激励?绩效管理最根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?一些企业从指标考核到目标管理,从KPI到BSC,绩效管理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,到底是什么原因?


 1

工作动机与绩效管理

绩效管理方法到底激发了员工什么样的动机?OKR作为一种新的激发员工动机的管理工具,应该怎样去制定?怎样去评价?怎样和考核以及薪酬相对应?

1.  人的动机和基本心理需求

工作动机往往有两种,一种是外在动机,一种是内在动机。

所谓外在动机是我们的行为目标,往往以获取金钱、获取奖品、获取食物等物质激励作为目标,从而形成动机;内在动机,是指我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时,不由外部力量驱使,由个体自身内部动因所驱动的一些行为动机。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可能是为了外在的一些驱动,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内部的一些原因,对于人的行为的长期性和稳定性,内在动机要比外在的动机更为持久。

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内在动机呢?这要谈到人的三大基本需求。除了马斯洛对人需求的总结,其实人在最根本上还有三大基本需求:

第一个需求是自主。这个需求来自于自主需求,我喜欢我工作的状态、做事的状态受我自己控制、自己调节、自主自愿,也就是所谓的喜欢自由。

第二个需求是胜任。我喜欢干一些在我自己掌控范围内的工作,这些工作是我能力能够掌控的,并且一定能达成期望的结果,这个工作是有胜任感的,如果我不能胜任,就会感到焦虑,会觉得工作没有价值和意义。

第三个需求是关系。我希望别人尊重我,我也尊重别人。领导和员工之间如何能够达成员工的高绩效、高业绩呢,取决于领导和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,在员工心目中,和领导的关系越好越近,那么他就会感受到来自于领导的一种尊重,来自于领导的一种信赖,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愿意去挑战一些有难度的工作。

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其实是有其他需求的,即精神需求。把这个精神需求再细化,就是人喜欢自主,喜欢自己有胜任感、掌控感,喜欢有一种关系渴望得到满足,这是三大基本需求。


2.人的动机图谱: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

了解了动机和需求之后,我们再来看人的动机图谱。

这两年比较流行一句话: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”,这是高晓松的一句歌词。前几年,有一位教师离职的时候给领导写了一封信,说她要去追求诗和远方。大家可能很难理解,有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,待遇不错,领导对你也不错,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,就离职了?我们在解释离职教师动机的时候是用什么来解释?其实就是刚才所说的内在动机,所以我们把从外在动机到内在动机划分为六个阶段:


第一种状态:动机匮乏。人们会觉得工作、生活极度没有意思,没有价值,没有意义,这叫作动机匮乏。第二种状态,外部调节。这是外部动机最强的一种,也是整个动机层面最弱的一种。第三种状态,内投调节。所谓内投调节就是外部动机化为自身动机,这是规范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,这种情况下渴望别人的认可,所以对自己的动机、心理、行为做一个调节,叫内投调节。第四种状态,认同调节。在价值上认同这件事情,但是这件事情可能和自身其他方面有冲突。第五种状态,整合调节。很多人在认同调节上无法整合,就会形成比较大的冲突,我们要在各种动机之间,在各种价值需求之间做好整合。第六种状态,内在动机。无所谓认同不认同,工作本身就很有意义,干工作的过程乐在其中,不是工作需要我,而是我需要工作,这叫内在动机。


3.从动机角度看绩效管理的发展

基于这样一个动机图谱,再来看绩效管理,基本上发展了四个阶段:

第一个阶段:以考勤定绩效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,泰勒科学革命之前都是以考勤定绩效。工作没有技能性,没有复杂性,只要出一天勤就会有工作结果,这是最早期的版本,属于蒸汽机时代。

第二个阶段,以评估定绩效。到了电气时代,绩效考核不能只看考勤,要对绩效进行考核。企业讲科学化管理、标准化管理、流程化管理,都有一个标准,这种标准叫定额,即1.0版本。

第三个阶段,以目标管理定绩效。2.0版本是德鲁克时代,信息化时代,这个时候以目标管理定绩效,因为很难去做标准化。这时候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有两个观点,一是目标一定对员工是有激励的,二是核心思想,我们用目标管理的时候,往往忽视了整个目标从下至上的过程,所以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更是一种管理思想,而不一定是管理工具。KPI和BSC都是一种目标,但是实施目标管理的时候都缺失目标自下而上的沟通过程。

第四个阶段,以价值创造定绩效。今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,我们的工作要比信息化时代的创新性更强,我们不仅要强调目标管理,更要把整个目标管理朝前推一步,要调动员工热爱工作,能够承受创新工作所带来的压力、困境、失败,要稳定性地、持久地投入于这样一种工作动机,所以叫以价值创造定绩效。如何通过调动员工的动机,能够让他所制定的目标真正激发员工的活力、挑战性和创造性,我们称之为3.0版本。


 02

OKR:制定与评估

1.什么是OKR

OKR到底是什么,它如何来制定、如何来评估?

所谓OKR实际上是三个英文单词,第一个英文字母是“O”是Objectives,是指目标,这个目标必须要达成一系列的成果,叫Key Results,就是关键结果。这个词似乎跟KPI差不多,KPI也是要有结果,也是要有指标,为什么就不一样?KPI和OKR本质差异并不在于指标差异上,在于对目标理解的差异和实施的差异。OKR是一套严密的思考框架和持续的纪律要求,旨在确保员工紧密协作,把精力聚焦在能促进组织成长的可衡量的贡献上。

第一个问题在于严密的思考框架:先目标,后结果。思考OKR的时候和思考KPI的时候是不一样的。KPI是指工作用什么指标衡量,而OKR先看的是目标,一定是先目标后结果。第二个问题在于持续的纪律要求:与业务节奏紧密配合。在考虑目标和结果的时候一定要与业务节奏紧密配合。第三个问题在于确保员工紧密协作:公开透明。第四个问题在于精力聚焦:KR通常3-5条。第五个问题在于做出可衡量的贡献:KR通常是定量的。第六个问题在于促进组织成长:KR一定要有助于目标的达成。

我们经常会发现不仅做公司、做业务,包括做人也是,老是做眼前的事情,做着做着发现自己的理想淡忘了。公司也是这样的,如果老看着KPI指标,就会忘了目标是什么、KR是什么。


2. OKR的制定与实施

OKR的制定的时候,首先要定责任人。团队目标是一个众筹的过程,团队目标是大家共同商量出来的,商定之后就会有一个团队的OKR初稿,有了初稿之后再在团队基础上定自己的OKR,定好了之后把OKR集中放到一个平台上,要求大家围观。为什么叫初稿,因为还可以修订,修订之后无论是团队的还是个人的,都会重新确定。在实施过程中的辅导和反馈不是领导的辅导和反馈过程,是社交化的辅导和反馈过程。

在团队OKR制定的过程中,我们要思考,我们是一个以个体为中心的目标,还是一个以团队为中心的目标?我们一定是要先强调团队的工作,再强调个体的工作,如果只有个体目标,没有团队目标,个体的激励是比较小的,如果只有团队目标没有个体目标也不行,必须是先有团队目标,所有个体再根据团队目标制定个人目标。

比较容易的工作定绩效目标。对于企业,设置团队目标的时候,一定要设置成学习性目标。我们一定要因人而宜,成长性较高的人领到的学习性目标我们鼓励他,那种不愿意有成长性,固定型思维,很难改变的员工,就制定绩效目标,一定要因人而宜、差异化。


3.OKR的评估:重新审视绩效管理四部曲


传统绩效管理四部曲:制定目标、实施与辅导、绩效评价、沟通,沟通之后再定新的目标,以目标来考核,考核之后达不成目标,该罚的罚,该奖的奖,该提拔的提拔,然后再定新的目标,这叫传统的闭环管理。这个没有错,问题出在目标的制定,因为目标制定和业绩挂钩,所以当每个人都愿意把目标定低的时候,公司的战略目标就很难实现,当公司目标很难往下实施的时候战略可能就是一句空话。

现在我们要把闭环打破,把整个过程分为两个环节,第一个环节是价值创造,第二个环节是价值评价。价值是靠激情创造的,激情是靠动机驱动的,整个动机驱动过程中一定要有挑战性目标,要有挑战性目标实施过程中的辅导,有了动机来支撑挑战性目标,在目标的激励和指引之下会创造其他人或者其他团队,或者其他企业创造不出来的价值,这就是创造过程。评价的时候并不评价目标有没有完成,只评价实际贡献,也就是说评价的时候评价的是绩效,评价的不是目标。


4.区分OKR评估与绩效评估

价值创造是靠OKR来支撑的,价值评价的过程来评价实际创造的价值,来评价绩效,靠绩效考核的结果做价值分配。价值创造、价值评价、价值分配是华为的一个价值创造“铁三角”。在价值创造环节也是做评估,评估OKR,制定了挑战性OKR,OKR再实施,实施完之后个人要做一个自评,评价这个KR有没有帮助目标实现,KR完成之后离目标还有多远,目标到底能不能够实现。

OKR自评在于评价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,以及目标本身的难度,通过OKR自评才会有OKR改进,价值评价是拿最实际的产出评价,与绩效无关。如果属于不确定性的工作,完全属于创造性的工作,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自评、共同评议。


5.让员工制定目标时抛弃绩效评估的包袱

目标评估和绩效评估是分开的,要确保员工制定目标时抛弃绩效评估的包袱。评估分三种类型:自我评估、他人评估、无评估。员工是分类型的:一种叫高创造性,一种叫低创造性。对高创造性的员工,不需要领导评价,他自我评价之后创造性最佳。对于低创造性的员工,无论评估他、不评估他、自己评估没有本质差异,但是他人评估创造性会稍好一些。建议在OKR实施的过程中,对于高创造性的员工一定要强调他的自我评估,对普通岗位上的普通员工一定要强调他人评估,而且是对绩效的评估,所以这也是有一定的差异性。


6.小结:OKR与传统绩效管理的不同

OKR和传统绩效管理的不同,一是框架理念不同,OKR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是分离,目标评目标,绩效评绩效,所以是发展导向。传统目标管理从目标到绩效是闭环,是一种评估导向。二是目标制定方式不同,OKR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,MBO是说传统目标管理,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。三是目标公开方式不同,目标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目标,OKR是把所有目标公开透明在所有同事面前。四是辅导方式不同,传统MBO是教练式辅导、监控式辅导,做得好是教练式,做不好就是监控跟踪,OKR是社交化辅导,所有同事都在给你进行辅导。


03

关于绩效管理工具使用的几点建议

1.OKR的关键不在于指标分解,而在于动机管理,一定要去激发每个人最潜在、最基本的三项需求,要让他自主、胜任,一定要给他一种很好的关系。

2.OKR的关键不要放弃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,要让每个人最大可能地突破自己的局限性,这样才能实现价值创造的最大化,一旦因为OKR要列入评估,为了评估,为了拿到工资,把挑战性目标放弃了,企业价值创造和个人价值创造都不能实现最大化。

3.OKR关键化不在于目标是否完成,目标是不参与绩效评价的,评价的是实际贡献的那部分。创新型企业必须要实施OKR,传统性企业KPI、BSC还是要实施的,但是对于企业中最具有创造性的那部分员工,最好放弃掉KPI和BSC,尤其当你发现根本找不到绩效指标的时候,他的工作又很有价值,这时候一定要换一种方法,换OKR。

4.OKR的核心在于去激励企业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员工,让那部分员工通过目标设定把创造性、创新性、潜力都激发出来,那么对企业来讲这就是关键中的关键。

5.OKR引入的条件一定是任务具有不确定性,企业内沟通、平等的氛围,给员工赋能、支持、沟通,就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,要成熟。要求员工成熟,要有高创造力员工,要有愿意挑战自己的员工,要有成长性的员工,如果我们的员工达不到这种成熟程度,我们要逐渐把员工往成熟方向引导,通过OKR的逐步实施引导员工成熟,这个非常关键。



分享到:
客服服务热线
(0931)881-1283
工作日 9:00-19:00
官方微信

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西北人才网 陇ICP备2021001325号-2
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95号广场东口人才市场 电话(Tel):(0931)881-1283 EMAIL:admin@xbrc.com.cn

Powered by PHPYun.

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724号

用微信扫一扫